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战略,服务江苏省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2025年11月21日下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语言学院成功举办“学科融合教育探索暨虚拟教研室成立研讨会”。会议聚焦如何通过英语、语文等学科教学提升特殊儿童融合教育质量,旨在推动教育公平与融合教育优质发展。来自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专家教师及师范生代表150余人共同参会。
主题报告环节由语言学院副院长刘海军主持。四位来自融合教育一线的专家围绕“融合教育的内涵与实践”展开深入分享。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融合教育研训员唐柯主任从理念层面重新阐释了融合教育的核心要义;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杨连红副校长以“境脉融通、随文润心”为主题,介绍了语文教学中的融合支持实践;南京市盲人学校一级教师刘培云分享了以语言为媒介的普特融合英语口语项目化教学实践创新;语言学院副院长徐琴芳教授则从外语学习环境出发,系统探讨了第二语言阅读障碍的成因、筛查与干预策略,为学习困难研究和教学干预提供了研究方向。
在案例分享环节,来自全市多所小学的教师代表——丁家庄第三小学梁晨、天正小学张文萱、琅琊路小学郑明慧、吴偌寒,晓庄小学文濬校区钱丽,丁家庄小学张勤锋,中电颐和家园小学苏瑾等老师,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分别展示了在课堂中有效支持特殊需要学生(特别是ADHD学生)的具体做法,生动诠释了“融爱于教、启智润心”的教育理念。案例分享环节结束后,会议随即为在融合教育实践中涌现的优秀案例举行了颁奖仪式。
圆桌研讨环节由英语系主任赵冬华主持,与会嘉宾围绕“学科融合教育的痛点与举措”展开热烈交流,共同剖析当前融合教育面临的挑战,探讨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在闭幕环节,语言学院执行院长王东教授主持了“学科融合教育虚拟教研室”启动仪式并宣读章程。该虚拟教研室将致力于融合教育的教研产服一体化建设,定期和校内外专家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从事特殊儿童学科融合路径探索、课程资源开发、课题项目研究以及评估干预服务与师资培训等工作。
虚拟教研室的成立,标志着语言学院在跨学科、跨校际融合教育研究与实践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本次研讨会不仅为融合教育工作者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也为学科融合教育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彰显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在推动特教与普教融合发展的使命担当。(文、图/常钰婧 徐砚锋 编辑/徐琴芳 审核/丁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