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上午8时,语言学院组织外语教师在实验实训大楼201室参加了线上举办的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铸教 铸人 铸魂”,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由10 个主旨报告,8 场专题论坛,3 个专题活动组成。全国十万余各类型高校外语教师及教学管理者,通过网络直播一同见证并参与了这一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空前盛会。
上午的主旨报告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以《抓好四项新基建”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吴司长指出,新时期的高校外语教育应当“立足新阶段,把握新要求,作出新贡献”。吴司长将高等学校教育在新的阶段的变化概括为四个方面:地位作用由基础支撑转变为支撑引领;发展阶段由大众阶段步入普及化阶段;类型结构由单一演变为多样化发展;坐标格局也应转变为在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谋划发展与改革。针对这些方面的变化,高校外语教育当立足“高质量”的要求,抓根本质量,抓整体质量,抓服务质量,抓成熟质量。为新文科建设助力,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国文化。
北京外语大学校长杨丹教授发表了《夯实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之基 推进构建人类语言共同体》为题的主旨演讲。杨丹教授从人类语言的历史演进讲起,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类语言发展的各个时期,人类语言的时代挑战,突出强调了人类语言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此外,杨校长还从全球语言教育,全球语言研究,全球语言服务和全球语言保护几个方面介绍了北外对人类语言共同体建设的贡献。
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教授则立足“三新”背景,对外语教育提出了几点思考。蒋书记提出,外语学科在创新人才培养,深化专业改革和推进课堂革命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诸多局限,如:顶层规划设计还须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还须进一步提升;学科调整力度还须进一步提振;同地域、行业发展的融合还须进一步推进。针对以上问题,蒋书记提出高校外语类专业应分类卓越,特色发展;积极推进学科结构内部发展;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董洪川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以及悉尼大学杰克理查德教授也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分享了对高校外语教育改革的真知灼见,为高等外语教育发展举旗定向。
下午开设了八个专题论坛,大学英语论坛: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院校特色与课程创新;英语类专业论坛:一流本科专业与课程建设;新文科建设与学科融合发展;课程思政论坛:课程育人与评价育人;智慧教育论坛:技术赋能,教学增效;多语种教育论坛:国家人才需求与教学创新;教材建设论坛:新形势、新定位、新探索。八个论坛分别进行,探讨外语教育教学核心话题,体现着创新与变革、探索与实践、挑战与机遇。其中,四川外国语大学马武林教授以《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从线上“金课”到混合“金课”》为题,分享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在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中的经验和思考。马教授详细地介绍了川外《综合英语》课程的改革背景、课程目标、SPTALL混合模式以及改革的成效和反思,并通过具体的课堂实例,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将PBLL、TBLL等教学理论融入该课改模式。系统分析了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和学生认可度情况调查结果,客观地分析了成果和不足,提出了未来课程改革的改进方向。
语言学院教师认真学习和聆听了专家的报告,并在线下和线上进行了热烈的研讨,通过本次高等论坛的学习,语言学院开拓了外语教育发展新思路,明确了本校英语专业建设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坚定了坚持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决心,为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动力,促进本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指引和启迪。(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