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格评估目标为导向,推进专业特色优势发展 ——语言学院举办专业建设战略研讨会

来源:语言学院日期:2021-12-29浏览:2523

12月25日至26日,语言学院举办“以合格评估目标为导向,推进专业特色优势发展”为主题的专业建设战略研讨会。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聋校等单位的多名专家进行了学术专题报告,语言学院全体教师参会。

25日上午,执行院长王东教授主持会议。首先,党总支副书记丁祖保致辞,他表示此次研讨会搭建了一个互相沟通、互相学习、展示成果的平台,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汇聚智慧、赋能发展,对学院的未来定位发挥积极推动的作用。接着,副院长徐琴芳介绍了语言学院专业发展情况,从历史沿革、在校生状况、师资队伍、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从学院初步形成融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执行“专业+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到构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一一进行了分享,并汇报了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取得的成效,对专业发展定位与特色发展、人才培养成效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做了分析,希望与会专家和老师们就此进行研讨,就专业定位与特色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毕业论文与质量保障研讨等方面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骆冬青教授就“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及发展”进行了专题报告,骆教授就课程设置、课程融合、特色课程、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学分的“度”、课程之间的逻辑、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应该促进中、英文课程的融合、专业课程与特殊教育课程的融合以及特殊教育课程之间的融合,调整基础盲文等课程属性,把握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够用”的度,培养包含手语的双语人才培养,增加英美文学史类课程的选读、强化英语生活化学习、让学生在更开阔的平台学习语言。

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倪传斌教授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方面谈到,要将“仁爱情怀”和学校特色定位贴近。他就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融合、特教的发展趋势、资源利用及自身优势等方面提出建议。倪教授还分享了自己的切实经历和愿望、与特殊教育的渊源,鼓励特师人应做出本有的担当。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智义教授从毕业论文撰写方面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探讨。他就培养目标与课程的逻辑关系、特色课程与学科能力、专业发展途径、课程设置提出建议,认为要协调好语言能力与特色类课程的关系,聚焦学生语言素养和能力,改变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路径,强调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语言学习和科研能力这一思路。

南京聋校校长陈源清作了“融合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升”的专题报告,谈到了融合教育状况和未来,肯定了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在融合教育方面的探索方向,建议在课程设置和课时等方面多做调研,把握好专业特色培养与特殊教育专业的区分。他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培养具有博爱情怀的、能胜任基础教育、又有常规特殊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素养的学科人才,同时又有课本剧编演导能力的毕业生。

26日,丁祖保副书记主持会议,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蔡斌教授作了二级学院管理与系科建设的主旨报告。蔡教授从师资队伍建设、团队建设、制度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作深入交流,认为应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章立制,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重视科研、强化特色、促进教师转型,开拓发展思路,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认为人才培养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加强中外语言融合,英语阅读等学科优势课程,考虑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要优化整合。

语言学院中文系主任康盛楠教授和英语系主任赵冬华副教授分别就《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主旨发言,两位系主任就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背景、思路、诊断性评估时专家的反馈建议、系科老师研讨及修改思路、培养方案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之后专家和老师们进行热烈的讨论。研讨会讨论环节分别由语言学院执行院长王东教授、副院长刘海军副教授分专业主持,与会教师讨论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科研发展与青年教师培养等话题,与会专家作了热烈的回应,不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议,还于言谈间透露出深厚的家国情怀。教师们也畅所欲言,收获良多。通过研讨,语言学院更加凝心聚力,人才培养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发展路径更加明确。

执行院长王东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感谢各位专家的真诚建议,认为专家给予的大量信息,更加坚定了学院在写作、编导演剧(服务于中小学教育)、翻译、比较文学、融合教育发展等特色优势定位的信念。目前学院的发展还有许多困境与挑战,学院会坚持特色定位,建章立制,在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提升,打造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专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培养方式。他特别强调坚持“博爱塑魂”的校训,希望能够形成有序有章法、有理解心有同情心的学院气氛,形成“人人爱学院,学院有人人,人人奉献学院,学院感馈人人”的良好氛围。(文/ 翟玉杨 高亚丽 图/何江岳 翟玉杨 杨菊鑫 编辑/王东 审核/丁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