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热情,迎着晨曦,7月27日,语言学院“到明天去”暑期实践团队迎来了以“诗词中国,美润童心”为主题的第二期实践活动——传承红色诗词会。带领同学们于红色诗词里触摸历史温度,在革命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学习毛泽东诗词
主讲人先带领同学们通读了几遍,为同学讲解部分生词。随后为同学们播放了一段小影片,展现了万里长征路的艰难险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讲解完成后,主讲人带领同学们根据诗词内容画出其想象中的长征画面。在绘画环节中,主讲人顺势引出了长征的历史背景与其诗词中的象征意义,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
长征中的小故事
主讲人为同学们系统地梳理了长征的发展脉络,从历史背景到起始与路线、从重要决策到意义与影响,并着重聚焦了遵义会议与四渡赤水两大事件。通过主讲人的生动讲述,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共产党在危难中力挽狂澜的转折历程,更体会到革命先辈们高超的军事智慧与坚定的理想信念。
特色互动
诗词接龙比赛
在这场诗词接龙活动中,同学们围坐一圈,一包纸巾作为传递之物。随着音乐响起,纸巾在指尖跳跃,旋律停止时,选手起立,吟咏经典诗词,诗词之美回荡在每个同学的心间,向同学们传递着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与力量。
学唱红色儿歌
主讲人先为同学们讲述《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创作背景——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孩子们对和平生活的赞美与对未来的憧憬。随着悠扬的旋律响起,大家跟着音频轻声学唱,随着同学们的歌声在屋内缓缓响起,那份跨越时代的温暖与力量似乎也萦绕在我们心间,久久不散。
通过本期红色诗词会的学习,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长征精神的意义与力量,并逐步理解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愿这颗红色的种子,能在未来的岁月里向阳生长,成为他们追逐梦想时的力量源泉。用更丰富的形式、更生动的内容,带同学们解锁更多诗词里的红色记忆,展现更加精彩的诗词中国。(文/俞芳芳 陈贺莹 图/张可 徐新悦 编辑/俞芳芳 审核/张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