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语言学院中文系在博雅楼3501会议室举行“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大讨论活动。会议由中文系主任赵惠岩教授主持,中文系全体教师参会。
此次活动首先由赵惠岩教授介绍学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大讨论的工作要求和实施方案。接下来由陶运宗、杨丹珂和黄莉莉三位教师代表领学《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45年)》《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意见》《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行动计划(2024-2026)》,带领大家研读了文件中的核心理念和重要精神。
之后,中文系全体教师围绕“新的时代、新的要求、新的特点、新的思考、新的路径”五个纬度,以“新时代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为主题,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展开了热烈讨论。执行院长王东提出根据行业发展新要求,思考如何优化学生的教学能力、写作能力、媒体运营能力、AI运用能力、公共演讲能力和融合教育能力;赵惠岩教授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体系也概括为“一体两翼”,“一体”是对学生经典文本的细读能力培养,“两翼”是“语言文学的学术根基”与“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寻找新的路径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初中语文教师,以完成我们的育人使命。
与会老师们一致认为新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要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对接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优势特色,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就业岗位,充分调研其能力要求的新变化,优化现有课程体系,调研岗位新能力要求的适配断层问题。会上,确定了面向国内和省内山东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进行专业发展趋势调研,并根据有关利益相关方的调研结果进行专业服务面向、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能力分析,以反思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为2027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奠定基础。(文/盛颖涵 图/黄佳铭 编辑/赵惠岩 审核/丁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