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观阅兵盛典共铸复兴伟力 ——语言学院师生党员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来源:语言学院日期:2025-09-08浏览:10


为进一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学院师生党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9月3日,语言学院组织在校师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阅兵仪式上,45个方队气势如虹,依次接受检阅。徒步方队步伐坚定,展现出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崭新风貌;装备方队中,新型坦克、高超声速武器等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震撼亮相,彰显着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与科技力量;空中梯队划破长空,战机尾迹织成“中国红”飘带,在蓝天上写下“国泰民安”,展现出空中作战力量的硬核战斗力这番阅兵盛景中,铁血荣光与家国豪情交织辉映,让每一位党员同志都心潮澎湃,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心中熊熊燃烧,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和深刻共鸣。师生党员踊跃分享心声,共话使命担当

语言学院教师第三党支部  支部书记国丽芸

历史既承载着过去,也启迪着未来。作为支部书记,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要把抗战精神融入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同时,我们也要以身作则,在专业领域不断精进,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

语言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支部书记杨菊鑫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全体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挑战,就没有成就不了的伟业。

语言学院学生第党支部  支部书记翟玉杨

阅兵盛典不仅是一场视觉的震撼,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每一个整齐划一的步伐,每一台先进装备的亮相,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彰显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从中汲取力量,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中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语言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崔一凡

作为预备党员,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看到方阵队列中出现的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和信息支援部队等方阵,我倍感振奋,它们彰显了我国维护太空安全的决心与能力。这些方阵的出现,使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预备党员,我要学习人民军队的创新精神,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语言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  杨驭麟

收看今天的阅兵式,内心倍感震撼与自豪。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口号,展现的不仅是国威军威,更是新时代中国力量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刻认识到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此次阅兵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的烽烟虽已散去,但记忆的长河永不干涸。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人类正义与邪恶殊死搏斗的胜利,是象征着和平与希望的曙光的诞生。语言学院师生党员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时代精神的践行者,更应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和平来之不易,发展任重道远。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行动诠释担当。以语言为桥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砥砺前行,用青春和热血浇灌强国之花,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壮丽篇章,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杨菊鑫 丁雅丽 温聃丹  图/高亚丽 杨菊鑫 翟玉杨 编辑/翟玉杨 审核/丁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