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于心、反诈于行——语言学院在江宁校区开展校园反诈系列活动

来源:语言学院日期:2025-10-23浏览:16


为切实提升在校学生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与识骗防骗能力,守护学生财产安全,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2025年10月22日,语言学院在江宁校区以“专业宣讲+趣味互动”双线并行形式开展反诈宣传系列活动。通过主题讲座与创意快闪的多元结合,让反诈知识深入校园角落、走进学生心间。

当日中午11时20分,语言学院主办的“保持清醒”反诈快闪活动率先在江宁校区D栋教学楼门口启动。活动以“知识性+趣味性”为核心设计思路,现场设置“反诈有奖问答”专区,题目均围绕大学生日常可能遭遇的真实诈骗场景拟定,从“刷单返利”的小额利诱、“冒充客服”的退款陷阱,到“虚假贷款”的无息噱头、“网络游戏交易”的账号诈骗,全面拆解常见骗术的作案逻辑与防范关键,引导学生在答题思考中强化风险识别能力。

午后14时30分,“防范于心、反诈于行”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讲讲座在江宁校区C201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张冬冬副书记主持,特邀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反诈大队教导员、南京市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学校讲师高磊主讲。拥有近20年公安工作经验的高磊,结合一线办案案例,为在场200余名学生带来“反诈实战课”。

讲座中,高磊从法律定义切入,明确电信诈骗“利用通信手段编造虚假信息、诱使财产处分”的犯罪本质,并结合公安部数据指出:“在校大学生因社会经验不足、风险意识薄弱,已成为诈骗分子重点‘围猎’对象。”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与多起高校真实案例,打破了“被骗者警惕性低”的认知误区,让学生深刻感知反诈紧迫性。

针对“骗术为何屡试不爽”的核心问题,高磊从心理层面拆解套路:以“高收益、低风险”勾起贪念,用“账号冻结、涉嫌违法”制造恐慌,借“熟人身份、内部渠道”获取信任,层层击破受害者心理防线。互动环节中,多名学生分享自身或身边人遭遇“虚假网购退款”“游戏代练诈骗”的经历,高磊逐一点评并传授应对技巧,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落地的“防骗技能”。

“系列活动实现了‘趣味引导+深度科普’的双重效果。”未来学院将持续联动院系与公安部门,创新反诈宣传形式,推动“人人学反诈、人人懂反诈、人人护反诈”的校园氛围形成,为平安校园建设筑牢思想防线。(文/陈烨菲 张冬冬 图/习艺 张帅 编辑/翟玉杨 审核/张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