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暑气炎炎,在这激情似火的季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初星剧社率先掀起了一波儿童戏剧实践热潮。剧社全体师生联合语言学院“白桦林”文学疗愈团队,在迈皋桥街道瑞丰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功举办了首场“童心语童话•童话愈童心”儿童创意戏剧展演。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社区儿童及家长们的热烈响应与高度评价,表明语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高校人才培养实践路径发展再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播下种子,共绘儿童戏剧画卷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近年来,语言学院始终响应国家号召,初星剧社与白桦林团队师生紧密围绕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长期关注青少年儿童成长,深入社区、服务群众,践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理念。本次活动立足于青少年儿童戏剧教育蓬勃发展的大趋势,着重于展现美育的魅力。师生们倾情投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以“治愈系童话”为主题内容、以“围裙剧”“课本剧”为表演形式的儿童剧目。精彩的演出如春风拂面,悄然间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了热爱戏剧的种子。
聚焦成长,绽放儿童戏剧魅力
围裙剧作为一种游戏型的戏剧表演形式,是将围裙与造型贴布合二为一来展现故事,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再现性。从挑选剧本、一针一线缝制道具,到改编剧本、打磨表演,都浸润着团队师生的心血和汗水。《和爸爸去森林探险》为儿童科普森林知识;《田鼠阿佛》教会儿童坚持自我,培养创新思维;《狐假虎威》令传统的成语故事展露出新面貌;《我的情绪小怪兽》让儿童更清晰地认识情绪、更好地管理情绪;《月亮的味道》《好喝的汤》发扬了团结友爱合作的精神;《猜猜我有多爱你》则是讲述母子温情的故事,陪孩子们感受爱、珍惜爱。总之,让美好的“童话”以一种更适宜儿童心智、更易为儿童接受的方式治愈“童心”。
课本剧剧目《鹿角和鹿腿》《不会叫的狗》《陶罐和铁罐》改编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让儿童更深地体会到谦虚、包容、悦纳等优秀的心理品质,通过儿童的演绎让小故事焕发大光芒,这是团队师生思考和实践的重点。在辛苦的排练中,孩子们将情感与智慧融入每一个动作和表情,回家后不忘练习,表演状态越来越好。在登上舞台的那一刻,他们真情流露,成长蜕变为闪闪发光的自己。
谋篇布局,夯实儿童戏剧基石
演出结束后,语言学院执行院长王东、中文系主任赵惠岩、施依秀老师、葛天逸老师与参加演出的同学们一同座谈交流。王东院长表示,本场儿童剧展演赢得了掌声和认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通过戏剧活动营造出形式多样的课堂,对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同学们来说,充分发挥了实训和示范的作用。接下来,他对儿童戏剧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强人才培养,为儿童戏剧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生动力;二是做好内容创新。儿童戏剧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儿童成长需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操;三是加大儿童戏剧普及力度,让更多孩子接触、了解和喜爱戏剧。同时,拓展儿童戏剧市场,开发多元化的戏剧产品,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这是长期发展儿童戏剧的必经之路。赵惠岩主任也表示,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儿童戏剧在传授知识、传统文化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都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语言学院中文系在专业建设方向上将打造平台、扩大团队,做实做强儿童戏剧实践这一特色。
儿童戏剧就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童心与世界。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践性的教育方式,它在培养孩子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南京特师中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说,儿童戏剧的探索可以作为综合性教育探索的一部分,学院会持续推动它的发展,期待见证其广阔前景与光明未来。(文/蒋姝玉 图/ 白桦林文学疗愈团队 编辑/施依秀 审核/丁祖保)